簸箕粉的调浆做法?1、准备食材:粘米粉;粉浆;馅料猪肉。2、粉浆 将粘米粉120g,小麦淀粉(澄粉)40g,水400g混合搅拌均匀无颗粒。(粘米粉:小麦淀粉:水=3:1:10,按此比例可随意调量)3、馅料猪肉糜加适量盐、生粉和酱油,那么,簸箕粉的调浆做法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中国最喜欢吃粉的地方莫过于广西了,广西人喜欢粉的程度其他地方是无法相比,广西有一种专卖米粉的连锁店叫做粉之都。这个名字刚好可以集中反映了广西人对米粉的钟爱,广西的确具有粉之都的称号。
米粉贯穿广西人的一日三餐,一天不吃粉,真是浑身发痒。广西人没有吃面食的习惯,早餐喜欢吃米粉,如果吃包子油条总感觉不踏实,非要吃一碗米粉才行。这种就好比北方人光吃米饭觉得不踏实一样,非要吃几个馒头才显得比较有嚼劲,胃才觉得踏实。
广西粉种类之多超乎很多人的想象,很多人说其他地方也有米粉啊,比如广东湖南等地都有米粉,但是那些都只是作为当地的一种小吃罢了,但是和广西粉比起来真不是一个境界的。据相关统计,目前广西各地米粉种类加起来高达40多种,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品种诞生。不得不佩服,广西人对米粉的创造力如此之强,真会玩。
广西三大粉,就不得不提及广西三大城市:南宁、柳州、桂林,其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 美食 ,南宁老友粉、柳州螺蛳粉、桂林米粉;但是很多外省人都知道后两者,因为论城市知名度,桂林柳州相对比南宁出名。
桂林米粉,应该算是广西乃至中国 历史 最悠久的米粉了。时间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征伐岭南地区开始,为了巩固统治,秦始皇派大臣去桂林北部修建灵渠,方便物资的运输。
簸箕粄,顾名思义,是用簸箕蒸制的“粄”。是著名的客家风味小吃。这种长条形的美味,有着白如羊脂、晶莹如玉的米浆外皮,里面裹着炒熟的香菇、瘦肉、豆角等,表层是葱油,白与绿相互映衬,格外赏心悦目。
制作簸箕粄的工具很简单,磨盘、簸箕、大铁锅。其最重要的就是调米浆。
簸箕粄的米浆怎么调呢?
将大米用水浸泡一段时间,待到松软后,磨成米浆。大米要选晚稻米,弹牙。有些巧妇会往米浆中掺些木薯粉,以增强韧性,待蒸熟后才不至揭破。
调好簸箕粄的米浆,接下来如何制作呢?
1.提前备好馅料,常见的馅有豆角炒肉或豆芽香菇炒韭菜等。
2.舀一两勺米浆在簸箕内,摇匀后放入蒸笼,几分钟即熟。将簸箕取出,用筷子将蒸熟的粄皮划成若干份。
3.每份五寸见方,洒上馅料,再小心地将粄皮揭起,卷成带状即可。
4.簸箕粄制作完成之后,其实便可以吃了。
但在食用前,聪明的客家人还会在簸箕粄上浇一层葱油。所谓葱油,是将一些葱、姜、蒜、炸小鱼干等剁碎,热油一浇,“滋啦”一声,香!此时,夹一条簸箕粄放入嘴里,只觉软滑可口。
簸箕粄的传说:
早先,宣成乡有个男子外出学艺,多年杳无音讯。这日,男子突然归来,家人欣喜若狂。当晚,妻子取了些白花花的稻米,放入木桶浸泡,打算第二天做些糕点给丈夫吃。
1、准备食材:粘米粉;粉浆;馅料猪肉。
2、粉浆 将粘米粉120g,小麦淀粉(澄粉)40g,水400g混合搅拌均匀无颗粒。(粘米粉:小麦淀粉:水=3:1:10,按此比例可随意调量)
3、馅料猪肉糜加适量盐、生粉和酱油,搅拌均匀。韭黄洗净切小段。鸡蛋打散。
4、上碟在碟子上刷一层油,先均匀浇一汤勺粉浆(喜欢薄粉就少点浆,喜欢厚粉就多点浆),再放入适量猪肉糜(打散压薄则易熟)、韭黄、鸡蛋。水开后上锅蒸三分钟即可。
5、上锅蒸约3分钟就可以了。蒸着的时候就弄下一碟,上好碟,蒸的基本就熟了。
6、蒸好后用软刮板刮下并卷起肠粉就可以了。
7、调汁适量酱油(三勺)、蚝油(一勺)、植物油(半勺)、水(五勺),煮熟。
簸箕粉,主要为广西北流市南部(上里)民间传统制作的一道风味小吃,其色、香、味、型俱佳,滑爽可口,远近闻名。本地人又叫炊(即蒸的意思)粉、剪粉。类似广州等地的肠粉,但做法不同,更原汁原味,风味独特
肠粉要爽滑才好吃,本方的配粉比例,个人感觉很合适,口感爽滑,酱汁也比较简单。这个方的用量大概够两个大人吃个早餐,饱饱的